一、國內飲料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近10年來,我國飲料工業(yè)的年產量以年均17%的速度快速增長,成為食品工業(yè)中最具潛力且發(fā)展速度最快的行業(yè)之一。截至 2008年8月, 軟飲料制造業(yè)共有規(guī)模企業(yè)個數(shù)1371個,累計實現(xiàn)銷售收人1567.24億元 ,利潤132.54億元 ,繳納稅金61.62億元 ,銷售利潤率為8.46%。在銷售收入和繳納稅金總額上, 碳酸飲料制造業(yè)在軟飲料制造業(yè)行業(yè)處于領先地位。在利潤總額方面,茶飲料及其他軟飲料制造業(yè)維持第一的位置,占31.11%。在銷售利潤率方面, 占第一、二位的是茶飲料及其他軟飲料制造業(yè)、固體飲料制造業(yè),銷售利潤率分別為16.2%和8.6%。2009年1-5月,增速最快的是包裝飲用水,產量達到 1,131.40萬噸,同比增長了25.13%;果汁和蔬菜汁飲料產量增速也較高,產量達到471.44 萬噸,同比增長了15.89%。碳酸飲料在軟飲料產品中的增長速度相對較低,相對上年同期只增長了5.44%,產量只有443.86 萬噸,茶飲料發(fā)展比較迅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已經在飲料行業(yè)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我國飲料市場已形成國產品牌和進口品牌一爭高下的競爭格局。我國果汁飲料市場相對來說較為成熟,競爭也愈加激烈。其三大主要競爭者一是臺資企業(yè),如統(tǒng)一和康師傅,二是大陸著名的一些企業(yè),如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三是一些跨國企業(yè),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茶飲料、果汁型飲料以及功能性飲料將會從碳酸飲料市場中爭取更大的空間,這三個充滿潛力的市場,將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與整合。中國飲料市場始終是一個“風云變幻,群雄逐鹿”的戰(zhàn)場。
二、燕京九龍齋酸梅湯的品牌營銷之路
北京燕京飲料有限公司隸屬燕京啤酒集團。其產品包括燕京冰紅茶、燕京低糖綠茶、燕京生茶、茉莉清茶、燕京新鮮橙、青橙,含乳飲品“東東”飲料等。2007年6月,全新推出傳統(tǒng)健康飲料“九龍齋酸梅湯”,意欲在北京飲料行業(yè)打造品牌,贏得競爭優(yōu)勢。
酸梅湯既不屬于果汁飲料,也不屬于茶飲料,可將其歸類為植物類飲料。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中,可以說不是太顯眼,由于老字號品牌及在北京地區(qū)群眾基礎好而具有獨特的個性和先天優(yōu)勢。打造品牌,形成新的品類成為可能。
(一) 九龍齋酸梅湯的目標市場營銷戰(zhàn)略
九龍齋酸梅湯將其目標市場定位于北京市場,消費者定位為有健康意識的消費人群,有一定收入的年輕人和有喝酸梅湯習慣的人群上。在我國享有名氣的傳統(tǒng)飲品中,酸梅湯是其中之一,它與北京的氣候、地理條件相適應,在北京有很好的群眾基礎。而九龍齋酸梅湯在北京極有口碑,同時,現(xiàn)代人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因此,九龍齋的目標市場是很清晰的。在市場戰(zhàn)略方面,它采用“無差異性市場戰(zhàn)略”,即只提供一種規(guī)格的單一產品。采用大眾化的分銷渠道和同樣的廣告進行宣傳。
在北京市場九龍齋酸梅湯的形式競爭者眾多且具有較強實力,如可口可樂、統(tǒng)一等。在品牌競爭者中,占有市場份額最大的是康師傅,其次是信遠齋。在與形式競爭者的競爭中,九龍齋酸梅湯采用了“填補定位”戰(zhàn)略,避開強有力的對手,將產品定位在市場空白部分的解渴開胃、解油膩功能上。在與品牌競爭者的競爭中,則采取了“對抗定位”戰(zhàn)略,從競爭對手手中搶奪市場份額。從“酸一點”到“解油膩” 的產品定位,讓消費者先對其產品產生認知,進而深入了解其功能及給消費者帶來的利益。在同一品類中,要尋找差異化,純天然、健康將其與其他品牌的酸梅湯區(qū)別開來,九龍齋從其產品、營銷組合傳播、定價等多方面都顯示要打造一流品牌,給大眾一種高端產品的印象。
(二)九龍齋酸梅湯的競爭戰(zhàn)略
九龍齋酸梅湯采取了差異化競爭戰(zhàn)略,發(fā)揚自身優(yōu)勢,創(chuàng)造出個性突出的產品。依靠開胃潤腸和解油膩的實效性主要在餐飲市場上挑戰(zhàn)可口可樂、統(tǒng)一、康師傅、王老吉等形式競爭者的市場份額。在品牌競爭者中九龍齋的戰(zhàn)略目標和挑戰(zhàn)對象是康師傅。它采取了攻擊市場領先者、攻擊與自身實力相當?shù)钠髽I(yè)的策略。具體表現(xiàn)在其廣告策略、定價策略和營銷傳播上。
在廣告策略上在上市之初打出“酸一點”的廣告,正面指向同樣老字號的信遠齋和目前銷量很好的康師傅酸梅湯,說自己是更酸一點的酸梅湯,展現(xiàn)出自己更正宗的產品形象。之后的廣告改為“喝九龍齋,隨時解油膩”,突出其品牌定位,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實效性,當康師傅的酸梅湯與之展開競爭時,更是宣傳自己是“純天然”產品。除了在北京多個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廣告,還在各類報紙、公交車體、公交站牌上進行廣告宣傳以提高知名度。從定價策略來看,九龍齋酸梅湯比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定價都高,通過宣傳讓消費者認知到九龍齋是高質量的,值得信任的。走高端的路線同樣體現(xiàn)了它正面進攻的競爭戰(zhàn)略。在營銷傳播上九龍齋上市以來不斷開展的各種公關活動和各類營業(yè)推廣活動等,一直在為做品牌而努力,可見其競爭意識之猛,挑戰(zhàn)力度之大。
(三)九龍齋酸梅湯的市場營銷組合
1.產品策略
九龍齋酸梅湯的核心產品訴求為“解渴開胃、解油膩”,以實現(xiàn)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從其形式產品來看,在品質、包裝、造型以及品牌上都與競爭對手有所差別。在品質上它是純天然產品,采用上等原料、宮廷配方,純天然熬制而成。在包裝及造型上, “九龍齋”繼承了以紅黃為主的色調,廣口寬瓶,造型比傳統(tǒng)的瓶要短,每瓶為400ml以便與其他產品的500ml相區(qū)別,同時也支持其高品質的訴求。
從品牌來看,九龍齋是品牌,酸梅湯是產品名字,把自己鎖定在酸梅湯里,努力使“九龍齋”成為酸梅湯的代名詞。九龍齋是老字號,在使用老字號時,借助其產品質量的獨特性及以往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品牌定位、產品研發(fā)、整合營銷傳播等手段,賦予了該品牌新的生命。從而使九龍齋酸梅湯能比同類品牌的產品更勝一籌,為其進行品牌競爭奠定了基礎。以九龍齋作為品牌名,可使人們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百年的飲料歷史及文化,進而增強對產品的信任。該品牌也使它與燕京的其他飲料區(qū)別開來,成為一個獨特的品牌。2009年8月北京前門九龍齋實體店開業(yè),主要用于傳播九龍齋酸梅湯文化。更體現(xiàn)了其品牌的文化內涵。
從延伸產品來看,產品定位于高檔,給人以一定的尊貴享受,同時強調純天然,給了消費者健康、時尚的感性體驗。同時從價格、廣告等多方面來增強其高檔的訴求,努力打造一個“高品質”的品牌。
2.定價策略
九龍齋酸梅湯目前的價格比處于市場領先地位的康師傅高出約50%左右,價位較高,其定價以投資收益為目標,著眼于長遠利益,以“高價”來支持品牌訴求,實現(xiàn)品牌價值。
3.渠道策略
九龍齋酸梅湯將其目標市場依次定位在餐飲市場、降溫市場和家庭市場。在渠道上采用大力度推廣餐飲渠道同時兼顧商超渠道,依靠燕京完善的銷售渠道將產品在商超渠道上打開,再利用穩(wěn)定的批發(fā)商打開各個繁華地區(qū)的私人零售店、網(wǎng)吧等渠道。采用多種分銷渠道,廣泛的分銷策略,使產品快速通順地進入目標市場,擴大產品在市場上的覆蓋面,提高企業(yè)的銷售額。下圖為其渠道設計和管理示意圖。
燕京飲料公司在北京擁有十大經銷商來進行分銷。零售商渠道類型分為KA、傳統(tǒng)、餐飲、批市、特通(如故宮)等,各有一支銷售隊伍負責管理、鋪貨、陳列、促銷等。再按以上類別根據(jù)地理區(qū)域劃分,每個業(yè)務員負責一個區(qū)域,真正達到專人專管。九龍齋在北京市場的鋪貨率較高,對渠道有較強的控制力。
公司在渠道管理上也十分重視,九龍齋酸梅湯開展開蓋有獎“再來一瓶”的活動并及時為批發(fā)商們實現(xiàn)兌獎,讓利與消費者導致許多人指名要九龍齋酸梅湯,從而給批發(fā)商們帶來利益。同時對于參與店內陳列的零售商按月返產品一箱,要求零售商除了燕京的產品不可經營其它品牌的同類產品,此類渠道獎勵制度和排他制度有利于培養(yǎng)中間商的忠誠度。廠家為各個零售店發(fā)放產品海報進行宣傳,以此方式為渠道商增加銷量。在定價方面,保證了中間商有一定的贏利空間,激發(fā)了渠道成員的積極性。
4.營銷組合傳播
九龍齋作為飲料市場上的新品牌,其營銷傳播組合以大量的廣告宣傳為主,同時運用公共關系,并通過一定的營業(yè)推廣吸引顧客。這些營銷組合傳播采用了媒體、氣氛、事件、互動等傳播信息的渠道,讓大眾迅速充分地認識了其產品。
(1)廣告策略
在產品上市初期(2007年)打出“酸一點”的廣告詞,分別在北京1、2、3、4、7、8電視臺進行播放。其核心訴求符合目標人群特征,這些廣告主要向消費者傳達了九龍齋酸梅湯營養(yǎng)豐富、是正宗酸梅湯的信息。
2008年以“解油膩”為主題的6個廣告系列分別在北京1、2、4、7電視臺進行播放。其信息結構、格式、邏輯清晰合理并富有創(chuàng)新與幽默性,以明顯易懂的感性訴求作為廣告主題,以說服性的語言不斷加深顧客的認知,以達到通過幽默的肯定情感來鼓勵顧客進行嘗試的目的,進一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其價值訴求也跨越了更多的階層,年齡、職業(yè)等,消費群體得到了擴大。2009年下半年則更多地強調其產品純天然的特性。
除了在北京多個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廣告,還在各類報紙、公交車體、公交站牌上進行廣告宣傳,增加知名度。
(2)公共關系策略
以公益活動和媒體報道為主要手段進行傳播。舉辦了九龍齋酸梅湯“酸一點”圖片征集大賽、“首都演藝界賑災大行動走進九龍齋”賑災義拍活動、首屆餐飲業(yè)“九龍齋”杯籃球賽、“九龍齋”杯健美操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加深了大眾對其時尚健康形象的印象。
(3)營業(yè)推廣策略
以免費贈送樣品為主要手段進行傳播,產品上市初期(2007年),在全市進行了免費品嘗活動,持續(xù)近3個月,地點在以消費瓶裝飲料為主的各知名網(wǎng)吧,推廣活動讓消費者更容易地獲得了產品信息,有利于九龍齋酸梅湯取代顧客曾經習慣購買的飲料。08年在新恒基、鵬潤、遠大中心大廈等北京CBD著名寫字樓開啟了120場倡導“享受健康生活,從解油膩開始”的大型系列公益贈飲活動。 09年繼續(xù)健康傳教,現(xiàn)已走過近90家CBD寫字樓,在白領中引起不小反響。
(4)營銷組合策略的配合
九龍齋酸梅湯在營銷策略上配合得較好。在產品上市初期,線上推廣的同時,渠道方面已基本完成鋪貨,消費者見到廣告即可在終端買到產品。同時,其線下推廣主要集中在常規(guī)促銷方面。產品上市后,配合線上廣告,在各終端市場,如KA,餐飲等積極開展活動,并配合以一定的公共關系手段,各種策略很好地銜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九龍齋酸梅湯的市場表現(xiàn)
經過三年的努力,九龍齋酸梅湯在北京市場樹立了健康時尚、高檔飲料的品牌形象。“解油膩”的品牌定位深入人心,做好了品牌競爭的第一步。
08年九龍齋酸梅湯的實際銷量高于預測銷量,09年的實際銷量到目前為止基本與預測銷量持平。從銷量上來看,08年相比07年銷量翻了一番,接近1億元,凈利潤近400萬元。目前九龍齋酸梅湯飲料已占到燕京飲料總銷售量的60%左右。成為其主打產品。
作為后起之秀,燕京集團在飲料方面還不能排到如康師傅、統(tǒng)一這樣的一線品牌里。但它在北京酸梅湯市場上的銷量已達到一定的水平,成為繼康師傅后的市場第二,市場認知度有了極大的提高。
四、九龍齋酸梅湯對中小飲料企業(yè)的啟示
在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品牌是能夠創(chuàng)造差異的營銷藝術方式,對于產品的成長助益日趨明顯。對中小飲料企業(yè)而言,做品牌一定要做好市場細分、有效的市場定位,產品要有差異性,同時做好渠道、整合營銷傳播,在細分市場上還是可以有自己一席之地的。細分市場做成功后,可以考慮向全國市場鋪開。
版權說明:本網(wǎng)站圖片源于站酷海洛版權圖片,已獲得使用授權。網(wǎng)站內容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及其他商業(yè)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