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冠疫情的話題焦點轉移到了面對歐美疫情的態(tài)度問題,面對國內部分民眾對待歐美疫情爆發(fā)帶有幸災樂禍的情緒,一些自稱很冷靜的學者提出我們不要對歐美疫情采取“隔岸觀火”的態(tài)度,更不能幸災樂禍。因為世界是平的,全球人民休戚以共,中國不可能在全球疫情爆發(fā)時獨善其身,所以我們應該在態(tài)度上同情歐美疫情爆發(fā),在行動上支持歐美國家抗疫,因為一旦歐美國家失守,中國也會大難臨頭。
我們這里先不討論歐美疫情爆發(fā)時,中國會不會大難臨頭的問題,我們只想想象一下,如果歐美的疫情沒有大規(guī)模爆發(fā)、或者說控制的很好,并且只有少數病例、或者說未等疫情全面爆發(fā)就被成功撲滅,在那種情況下,中國將會怎樣!
首先,如果疫情在中國得到成功控制時,并沒有在歐美引起爆發(fā),那么我們期望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回暖肯定不會來臨,中國的經濟也不會很快得到健康歐美的支持快速恢復。因為那時歐美會向全世界宣傳中國生產的產品都是帶有病毒的,我們應該拒絕使用來自中國生產的產品,現有貿易合同應該無責任毀約。特朗普會向美國精英和人民說:我一直致力于制造業(yè)回流美國,目前看我真的是高瞻遠矚,即使美國制造暫時不能滿足美國的需求,那我們也一定要致力于將制造業(yè)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至于中國,我們要越來越拉開美國與中國的距離。我們期待的出口貿易快速恢復的愿望并不能實現,反而會被加速踢出全球經濟一體化。
其次,如果疫情只在中國爆發(fā)過,并沒有在歐美流行起來,那么歐美國家會呼吁全球的人民謹慎前往中國旅游,因為只有中國爆發(fā)了新冠疫情,這種病毒會一直存在,具備極強的感染性與致死率,而且中國報道出來的死亡病例肯定已經被大大隱瞞。“中國有風險,前往需謹慎”,那時我們期待的旅游業(yè)的恢復、引進全球頂尖人才的愿望都將化為泡影。中國將成為全世界的孤島,全世界看中國人就像看著關在籠子里的怪物或者裝在試驗瓶里的怪胎。
第三,如果疫情只在中國爆發(fā)過,并沒有在歐美流行起來,那些有錢人就會加速將自己孩子送到國外讀書、那些有關系有勢力的人就會更加注重在國外做出后事安排,中國花重金培養(yǎng)起來的人才都會蜂擁前往歐美求學、工作與扎根,留下的只是那些沒有錢、沒有機會的普通老百姓。因為“美國的空氣都是香甜的”,中國的空氣中不僅有霧霾,更還有病毒。自己的人才流失了,外部的人才不會來,中國的產業(yè)就會被牢牢的釘在低端產業(yè)層次上,數十年的努力瞬間化為烏有。
第四,如果疫情只在中國爆發(fā)過,而美國只是云淡風輕,那么美國的航母艦隊將趁著我們全民防疫時的忙亂肆意在我們的南海興風作浪,美國的偵察機更會大膽的深入到我們的南部海岸線。川普會得意的與蔡英文以元首的名義公開通話,灣灣們可能叫囂著獨立的口號與中國決裂,德國法國等國家元首也會用接見某喇嘛的方式向中國敲著黑板。中國很不容易在印度洋沿岸建立起來的港口基地也許會脫離我們的控制,投向美國的懷抱。
第五,如果疫情只在中國爆發(fā)過,并沒有在歐美流行起來,我們就沒有機會看到醫(yī)療體系原來在發(fā)達的歐美也會崩潰,那么就會認為中國的醫(yī)療體系實在是太糟糕,中國政府對人民身體健康原來那么不重視,中國的封城政策是那么的愚蠢,導致那么多人的失業(yè),給那么多人帶來了經濟上的痛苦。集中隔離是多么的枉顧人權,絕對是專制的集中營,會不會在集中隔離時將那些疑似病人集體槍決。我們真的不要小看歐美國家精英們的想象力,也不要小看我們國內公知們的演繹能力。
第六,如果疫情只在中國爆發(fā)過,并沒有在歐美流行起來,那么我們就會坐實了中國人“東亞病夫”的實名,中國人臟、個人衛(wèi)生習慣不好,因為只有中國人才會感染新冠病毒,高貴的歐美白人就不會。以后歐美國家爆發(fā)的任何傳染性疾病、難以找到原因的疾病,都會被認為是骯臟的中國人傳染的。我們在國外的華人就會被永遠的歧視,華人社區(qū)被隔離,華人無故的被白人使用暴力,美國政府甚至還可能會再次重啟1980年代才廢除的《排華法案》。那些自認為有能力移民歐美的中國精英們,他們獨善其身、依靠貶低中國吹捧美國而獲得歐美認可的愿望也根本不可能成為現實。因為他們個人無論多么優(yōu)秀,始終被傲慢的歐美人打上了華人的標簽。
有公知說,嘲笑歐美疫情爆發(fā)是典型的“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但是如果沒有我們這“殺人一千”,恐怕自己損失的就不是八百,而是八千或者八萬。我沒有那么高的覺悟,我也沒讀過那么多的書,只是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還算讀了幾遍,只是中國建國70年被西方排斥的歷史還算了解一些,只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西方對中國經濟的壓榨打擊我還歷歷在目。當你變得相對于西方弱小時,即便得到了一些蠅頭小利,那也只是對方的賞賜憐憫而不是尊重。疫情被控制在中國而放過歐美,就是一個讓我們的實力相對于西方弱小的絕佳機會。
我們或許不嘲笑歐美,但是我們絕對會冷眼旁觀、隔岸觀火,我們寧愿承受疫情結束期再向后推遲的風險,也要看著歐美國家的國力受到打擊,讓歐美的制度劣勢暴露在全球人民的面前。因為如果只有中國的國力受到打擊,就會此消彼長,原本我們就有點力不從心的中美對抗必敗無疑。
另外某些所謂冷靜的學者批評那些嘲笑歐美疫情的人是“蠢貨”,這話就有點說的太過。民眾宣泄的只是自己的情緒,至于“幸災樂禍”也不屬于法律的范疇。當時武漢疫情失控時,那么多人對武漢政府、武漢的醫(yī)療系統(tǒng)、中國的體制問題、中國人的自私等問題發(fā)表意見、大肆批評甚至無端抹黑,我看這位冷靜的學者積極的站在了批評政府的這一面,對政府的所謂不作為提出義正言辭的抨擊。那么面對歐美政客、媒體們對中國抗疫中的攻擊與抹黑,民眾們表達了一些還不算過火的個人情緒,怎么就成了“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