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什么是增人不增薪,減人不減薪的年度薪酬包?
在三項制度改革中,企業(yè)工資總額要做到增人不增薪,減人不減薪的工資總額制度,簡單說就是可以做到345的用人機制,即3個人做5個人的工作領取4個人的工資,實現(xiàn)企業(yè)與員工的共贏。
61.三項制度改革后,員工收入是否一定會增長?
三項制度改革后,員工的收入應該有升有降。三項制度改革還原的是公平正義、價值回報和多勞多得的市場化收入分配機制,對“肯干、會干“的員工,收入會增長,對“少干、不干”的員工,收入會降低。
62.什么是崗位績效工資制?
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是以員工所在工作崗位為基礎,根據崗位價值、績效貢獻和能力素質等要素確定其薪酬,由崗位薪點工資、績效工資和輔助工資三個工資單元組成。
63.普通員工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薪酬待遇?
(一)爭取更高的個人績效。
(二)競聘或被單位選聘至價值更高的崗位。
(三)通過績效考核提升崗位薪級。
(四)爭取提升輔助工資。
64.是不是員工崗級越高工資越高?
不一定,薪級的區(qū)間與崗級沒有絕對關系,每個崗級對應多個薪級區(qū)間,相鄰崗級的薪級區(qū)間存在交叉,低崗級人員的薪級可能比高崗級人員高。
65.如何設計員工績效考核指標?
(一)通過信息收集及分析。
(二)分層級/分序列識別/提煉KPI指標。
(三)指標細化。
(四)橫向/縱向審核,確保指標的連續(xù)性及完整性。
(五)形成公司整體指標庫。
66.福利體系設計的重點是什么?
福利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中法定福利是指國家和地方強制規(guī)定要求的基本福利,包括社會保險及勞動保護等方面的要求;補充福利是企業(yè)為了提升自身人力資源的競爭力而根據自身特點設置的福利,這類福利根據市場水平、公司財務狀況和員工需求提供,并且這類福利可以提供給特定員工。這些特定的、針對性的福利是吸引、激勵、保留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也是福利體系設計中應該重點把握的。
67.如何避免“干得多、錯得多、考核多”?
(一)建立明確的目標考核體系,目標任務盡可能量化,自上至下層層分解,對于超出目標任務之外的事情以獎勵為主。
(二)建立容錯機制,尤其是對于創(chuàng)新性的、拓展性的工作以正向激勵為主,允許犯錯不予考核。
68.為什么要建立市場化激勵體系?
國有企業(yè)之所以缺乏活力、不能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要原因在于在國企內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那么這三個不一個樣的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好的員工沒有得到獎勵走了,差的員工沒地方去的員工就留在了企業(yè)中,久而久之造成員工整體素質水平的下降。
69.如何建立市場化激勵體系?
主要從三方面展開:
(一)以崗位價值評估為基礎實現(xiàn)“一崗一薪”。
(二)以個人能力評估為基礎實現(xiàn)“一人一薪”。
(三)以員工業(yè)績考核為基礎實現(xiàn)“一月一薪”。
70.三項制度改革后,員工薪酬將發(fā)生那些變化?
(一)打破原來薪酬收入的大鍋飯傾向,關鍵崗位重點崗位的薪酬要大幅度提升,非關鍵崗位的薪酬可能還會下降。
(二)通過員工能力素質的評估,實現(xiàn)同崗不同薪,員工可以憑借個人能力的提升來實現(xiàn)薪酬收入的提高。
(三)績效考核實現(xiàn)對員工直接考核,縮短考核周期,用業(yè)績來評價員工工作,實現(xiàn)考核結果與薪酬的直接掛鉤。